践行“六大控制七个零”和“充分准备、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一次成功”的工程建设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契约化”基本管理原则。
(相关资料图)
关注工程一线原创,聚焦工程经验反馈,构建知识管理体系,提升工程管理能力,主动作为、创新优化,推进打造中核集团特色现代卓越工程管理标杆模式。
核电建造施工环节具备建筑行业的一般特点,存在劳动力需求量大、工人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技术装备落后等普遍问题,同时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建筑结构和工艺系统复杂、专业分工精细、技术含量高、施工质量标准苛刻等更为复杂的核电特性。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如何通过转型发展提高建造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施工返工,减少建设剩余物资浪费,一直是各单位考虑研究的主要问题。
中核工程和中核二三分别作为中核集团内设计和建安的龙头企业,在工程建造阶段承担更重要的责任,需在传统工程组织模式上进行主动变革,通过知识共享提高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通过数据共享对准确性、实时性、真实性进行保障以提高管理效率、缩短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建造质量,促进核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
1. 认识问题,准确定位发展瓶颈
截至2022年末,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0台,名列世界第一。尽管我国已成为全球建造大国,核电在建数量第一,但还不是建造强国、核电强国。碎片化、粗放式的建造方式带来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资源浪费大、安全问题多、生产效率低、工人老龄化等。我国核电建设应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机遇,将现代建造技术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核电建设从劳动密集型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 战略引领,系统策划融合目标
总体目标:实现“一个平台做完整,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创核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持续创新的新局面,形成产业链一体化融合共建、成果利益共享的新格局,助力中核集团核工程建设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融合1.0目标:以知识共享、数据共享为基础建立高效协同机制,聚焦共识,完成工作策划,推动设计与施工互相赋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融合2.0目标:聚焦关键核心能力,实现核工厂建造由劳动密集型向工业化、自动化转型,提升工厂化率,实现工程建设提质增效。
融合3.0目标:以基于模型的设计与施工为基础,推进核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
3. 统一思想,凝聚融合理念共识
中核工程充分发挥设计龙头作用和总承包优势,联合中核二三打造“研发、设计、制造、施工”四轮驱动的产业链一体化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化建造水平。2020年,中核工程与中核二三启动了设计施工融合机制构建与实施工作,成立了双方高层领导挂帅的设计施工融合专项工作组。
设计施工融合专项组以增强集团公司核工程建设核心竞争力为导向,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制定了“一套融合机制、两个共享、多项重点任务”。通过建立一套设计施工融合机制、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和知识共享,联合攻关三维模型设计与施工技术、模块化、先进焊接与检测科研项目等多项科研重点任务,打通设计施工“最后一公里”,形成核工程建造技术持续创新、工程总包绩效全面提升的两核融合发展新格局。
4. 管理优化实现设计转型,设计融合业务协同
为充分发挥中核工程的设计引领作用和中核二三设计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中核工程组织专家团队,从质量保证、设计管理、专业技术三个方面对中核二三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设计能力评估。结合评估结果,专项组对双方设计流程、设计深度、设计组织管理模式、质量管理要求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实施,搭建了异地协同设计平台,打造设计一体化新模式,形成中核工程与中核二三在核工程领域设计工作深层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释放中核工程的高端设计人才,向新型号研发工作发力;提升中核二三的设计能力,使其成为核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主力军。
为提升项目绩效,实现工程精细化管控,中核工程与中核二三发挥各自优势,在设计、建造两大领域联合开展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一体化数字化设计平台、智能化设计技术、三维模型设计与交付体系的研究,提升设计管理质量和设计效率,为数字化建造奠定基础。
5. 知识共享驱动施工创新,技术融合质量提升
通过知识共享,构建施工提前介入新堆型研发设计机制,提前校验施工可行性,为后续施工做技术准备。目前已联合开展的华龙后续堆型的引入通道改进优化、高效模块设计等工作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后续项目的工期缩短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快推进核岛安装三维模型设计与交付,利用三维模型直接提取设计信息及物项参数信息,由模型指导现场施工变为模型应用于现场施工,逐步实现三维模型取代二维图纸,实现工程项目无纸化、数字化。三维模型交付有助于施工单位提前获取设计信息,提前识别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施工阶段利用三维设计模型,优化施工方案,实现可视化技术交底;三维模型和数据直接用于现场施工,可以提升施工现场使用设计模型的便利性和使用效率,减少使用错误,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保障。
漳州核电1号机组采用BIM技术对环梁环轨“地面组装成环、整体吊装就位”的安装方式进行模拟分析,使环梁环轨的9次吊装缩短为1次,减少吊装次数,优化了施工工期,在地面完成组装,进一步提升了建造施工的安全性,全力确保一次吊装就位;利用三维模型对EM7拱顶下料图和排版图进行模拟,完成穹顶碰撞检查、主泵间钢结构及稳压器吊装模拟等BIM技术应用。
中核工程与施工单位通过设计施工融合平台,建立了设计施工融合经验反馈机制,了解在以往项目中存在的不足,将施工经验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应用于设计过程,提升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为解决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产业链一体化目标与先进技术能力不足的矛盾,满足设计施工对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工具的需求,专项组集合双方在资源、技术、研发和转化生产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核岛先进设计与安装技术联合实验室和先进焊接与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开展模块化、自动焊、交流电磁检测等相关技术研究,促进核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发展,为核工程缩短建造周期、降低建造费用、改善建造环境、提高经济性服务。
6. 数据共享推动精细管控,管理融合效率提升
在国内外核电建设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日趋严格,技术理念不断提升等众多内外部环境变化下,项目建造面临全新挑战与考验。为保证项目业务运作快捷、高效,有关单位对当前的质量管控、材料管理、经验反馈机制等项目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质量计划移动端消点、大宗材料精细化管理,构建一体化施工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上下游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最终形成中核集团核电项目施工管理一体化平台。
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设计数据向下游的准确传递,解决以往施工单位大量输机的技术准备工作。通过对基于设计量的大宗材料设计、采购、施工、仓储、结算的全过程记录,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宗材料建造数据库,实现物资精确采购,减少材料剩余,提高管理效率。
7. 联合科研成果迭代推进,突破施工核心技术
各项创新依托项目逐步开展科研、试用和推广,迭代推进,解决研发中心科研项目由于应用目标不明确而导致的推进缓慢的问题。对于有目标工程的科研题目,科研计划纳入工程一体化三级进度计划管理,研发中心接受项目考核,以项目进度拉动科研进度,加快创新成果落地。
实施效果
通过设计施工融合,建立协同共享、经验反馈等各项长效机制,中核工程与中核二三完成核电设计、建造、管理相结合的整体优化。设计施工融合还有助于加快先进施工技术研发和推广,基于融合共赢理念全力推进,共同打造设计施工一体化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