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转换效率逼近理论极限值,TOPCon重兵将至,HJT箭在弦上,钙钛矿表现强势……高效电池技术迭代仍旧是光伏巨轮破浪前行的核心驱动力。
与此同时,风口之下,产业链动荡不安,产业秩序冲击不断,一体化商业模式变革涌向电池。
但坚守者仍在,作为一家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发)总裁张敏在接受北极星专访时表示:“英发只做电池片,做更优质的电池片。”打响新一轮n型技术迭代之战,英发已做好了充足准备。
【资料图】
01
在电池赛道迈入第一梯队
今天的商业世界,风口一个接一个,最难的不是创新,而是矢志不渝的战略定力。在蓬勃发展的光伏行业,总有一些人、一些企业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比如“咬定”电池赛道的英发。
张敏说:“我父亲在1987 年就成立了英发集团,我们早期是做电子类产品的,主要是电视中的一个配件(FBT),跟现在的光伏产品很像,相当于光伏组件环节里的电池。”
专注于产业核心赛道,英发集团选择了以电池切入光伏产业。2016年,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这是英发织就光伏宏图的第一重笔,也是英发打造的第一个电池专业化生产基地。
“英发始终坚守的宗旨便是做专做精。”张敏强调,“所以在电池领域,英发仍旧秉持做专做精,只做电池片,做更优质的电池片。”
2020年,在电池尺寸变革的开端,安徽英发德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专注于大尺寸PERC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扩大英发电池规模的同时,也将英发电池扩充至全品类。
当下,站在n型变革的又一个十字路口,英发选择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深耕电池行业七年之久,英发熟知行业的起起伏伏,在电池行业做专做精做强,离不开一定的规模效应。“张敏表示。
第三大电池生产基地,英发选定了四川宜宾。张敏解释,四大因素促成了宜宾基地的落地。一是当地有天然充沛的水资源,这是电池生产必需的绿电要素;二是企业以“人才为本”,宜宾拥有机场,交通便利,可以保障英发迅速将核心技术人员投入生产基地;三是宜宾13所大学将为英发源源不断输送优质人才;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宜宾本届政府以高效率、高水准赋能企业,助力企业做强做大。
2022年3月31日,宜宾英发德耀24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正式签约,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于6月18日正式开工,9月13日厂房顺利封顶,10月15日第一批设备进场,首片电池于11月15日正式下线,从开工到出片仅历时4个月28天,展示了一流的“英发速度”。
2023年,英发产能迎来更为迅猛的扩张。2月,二期12GW n型 TOPCon电池项目正式开工,预计7月将投产;5月,三四期项目正式签约,包含16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及20GW直拉单晶硅棒项目,预计到今年年底,英发电池产能将达到30GW。张敏介绍:“2024年,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英发电池产能将扩充至50GW,跃升专业电池企业第一梯队。”
02
做光伏行业的宁德时代
沉浸电池领域,除了技术竞赛,当下一体化商业模式甚嚣尘上。对此,英发始终保持着冷静。
张敏说:“企业竞争是一场马拉松,能够留到最后才最重要,英发会坚持留在光伏电池赛道,只做电池,把英发做成电池行业的宁德时代。”
据透露,接下来,英发即将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而做大做强的充足信心则来自于英发对下一轮技术竞赛的充足准备。
在张敏看来,尽管n型趋势已明,但从业内企业量产情况来看,今年n型产能落地稍显缓慢,但明年必将是n型需求及产能规模释放大年。
宜宾基地落地,宣告了英发领先行业率先实现n型转型。一期12GW项目采用仍占据市场主流的PERC产线,但兼容升级TOPCon,二期12GW全部为TOPCon产线,预计在7月31日投产。
据悉,为产品可持续性,英发早在宜宾一期便建设了整条TOPCon中试线,包含了市场主流LPCVD和PE-poly,两种路线工艺都已完成通线。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实现了从出片到完成效率目标。
不止于此,张敏强调,不仅仅是TOPCon,无论是HJT、XBC亦或钙钛矿叠层,英发实验室均对各种高效电池技术始终保持着密切跟踪。但英发的目标始终是将实验室技术快速实现量产,技术一旦成熟,英发将在量产上加足马力。
值得重视的是,在宜宾三、四期项目中,英发将首次布局20GW拉晶项目。张敏解释,在光伏技术快速迭代的关键时期,英发适度向上延伸产业链,本质仍在于服务电池端,突破硅片供应限制,更好地发挥电池片技术优势,为下游终端带来更具英发品质的n型电池片。
专注电池、领跑n型,张敏展望,叠加英发集团优越的资金优势,英发将持续为行业提供最具性价比的电池片。2023年,英发电池片预期出货20~22GW,一家市场稀缺的专业电池片新贵正在向上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