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袋袋菌棒整齐码放,一个个浅褐色的香菇恰似小伞伫立,好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初秋时节,走进临县城庄镇,近几年新建成年产量近千万棒的几百座香菇大棚基地格外引人注目。临县城庄镇党委书记孟飞手头工作不多的时候总喜欢去香菇种植基地转一转,和基地的“领头人”拉家常、交心声。
(资料图片)
孟飞口中的“领头人”是前几年从城庄镇走出去的一批年轻人,他们有做钢材生意的,有开超市、开宾馆、开网吧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些走出去的年轻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长期以来,由于人才单向从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人才严重短缺,使得一些好政策、好项目、好产业、好资源不能有效实施和利用。这是摆在乡村振兴面前的现实问题。
把年轻人“喊”回来。然而怎么喊,怎么能喊回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城庄镇确定了在“用心引才、精心育才、真心留才”上发力,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既挖掘储备本乡本土的种养能手和带富能人,也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创业青年、电商能手等返乡创业。
一时间,“人才回流”在城庄镇成了一种潮流。因地制宜出台的政策,让一些有志于反哺乡村的能人贤士悉数回归,再加上对生养热土和父老乡亲的淳朴感情,“人才回流”的辐射带动效应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回家做点事情。
着眼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引进优秀党员青年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充实基层干部力量;引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支持培育本土专家,牵头创办引领当地群众致富的香菇产业,探索电商宣传模式,充分运用营商环境、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优势,吸引兄弟乡镇的返乡创业青年到城庄镇投资发展食用菌和电商产业,城庄镇一揽子“人才回流”政策真正让“土专家”“田秀才”发挥着“头雁效应”,带动党员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所长、大展身手。
小马坊村村民张卫卫一年前还在青海西宁做钢材生意,如今成了村里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张卫卫说,触动他的不只有乡土乡愁,更重要的是看到了镇党委、政府对像他这样的外出创业青年的真诚邀约。
“师傅注意轻拿轻放,保证安全。”见到张卫卫时,他正在帮工人紧张有序地将菌棒摆放在大棚内的架子上。说话间,记者撩开遮阴网和保温膜,只见一个个菌棒整整齐齐摆放,菌棒呈深褐色,淡淡的菇香扑鼻而来,张卫卫指着一旁的大棚介绍道:“每座大棚种植香菇1.2万余棒,我们目前共有26个大棚,还有一部分正在建设。”
“现在日常雇佣的工人有十几人,日工资大概150元。”张卫卫在返乡创业的同时,还带动解决了周边村民就业问题。他说:“我19岁就外出打工,一直在西宁做钢材销售工作,现在赶上县里的好政策、发展的好机遇,也想着回来做点事。”
距离张卫卫的香菇种植基地不远处,临县万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初具规模,连片的大棚一眼望不到头。负责人张锋也是村里“引回来”的年轻人,因为外出办事,基地的一些日常事务是他的父亲张计平在帮忙料理。张计平底气十足地说:“目前,我们173个大棚都种满了香菇,前后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也带动了不少群众就近就业,固定用工就有120余人,每人每月工资全都在3000元以上。”
这样的效应也是孟飞想要看到的结果:年轻人回来了,产业有人做了,最重要的是产业活了,乡村振兴有了希望。
“政府引领、规模化发展、精细化管理,让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也更强了。如今,我们由当初的单一生产,发展到现在的深加工多元模式,出菇量翻了几倍,订单源源不断,销售不发愁,我们要抓住机遇,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张锋充满信心地说。(冯海砚 刘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