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四川凉山州“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先进电网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融合

来源:凉山州人民政府 | 2022-09-27 14:44:05 |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22日,凉山州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凉山州“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资料图)

《规划》指出,托凉山州富集的水能资源、风光资源,积极推进多能互补,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打造中国“清洁能源之都”。进一步做大做强水电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水库调节作用,加快大中型水电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水电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立足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入股、就地注册、就地核算统计的创新能源开发模式,按照市场化原则采用综合评价方式或电价竞争方式优选确定项目法人,促进风电、光伏新能源的集团化、规模化开发,实现能源开发利益最大化。积极开展氢能综合利用,重点探索富余风、光、水能源制氢产业和储氢、运氢、加氢以及氢燃料汽车等氢能源综合利用的试点,推动建设凉山—雅安—成都绿色氢路。加快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现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氢能“五能并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格局,争取在风光水发电汇集区布局多能互补示范储能电站,积极发展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技术集成应用。开发多类型清洁能源,支持国家管网公司加快推进“缅气入凉”管道建设,丰富凉山能源消耗结构,解决工业用气难题。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与绿色载能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绿色能源就近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搭建能源互联网创新平台,深化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及并网调控、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抢险等技术研究。积极推进流域梯级统筹调度综合管理,开展风电、光伏基地智能化集中运维。加快推进先进电网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融合,促进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互通、共享共济发展。到2025年,全州清洁能源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成为全州新的重要支柱产业。

原文如下:

凉山州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凉山州“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凉府规〔2022〕2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凉山州“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十二届州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凉山州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9日

凉山州“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9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条件

第二节 “十三五”回顾

第三节 存在问题

第四节 面临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重塑工业空间格局

第二节 优先发展“一核”

第三节 壮大发展“三极”

第四节 培育发展“三心”

第五节 支持其他县域特色发展

第四章 发展重点

第一节 着力延伸产业链,建设世界级钒钛稀土新材料基地

第二节 积极推进多能互补,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第三节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做强特色优势工业集群

第四节 推动数字应用示范,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第五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聚力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第二节 大力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第三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四节 积极推动企业梯度培育

第五节 大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第六节 支持制造业升级发展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规划概述

第二节 环境现状

第三节 预计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

第四节 规划实施跟踪监测与评价

第五节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第六节 总体评价结论

第七章 工业安全生产

第一节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第二节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三节 推动工业园区安全生产

第四节 促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第二节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三节 破解生产要素瓶颈

第四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五节 健全监测考评机制

附件1 凉山州“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表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条件

凉山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日益改善,国家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钒钛、稀土等战略性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和技术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重大交通设施开通运营,保障了工业产品的运输需求;工业载体提能升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支撑;叠加上凉山州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生态资源优势,良好的发展条件为工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初见成效

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国家和省级层面建立省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部署试验区建设,并出台了《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进一步支持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等支持政策。“十三五”时期,国家和四川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用地保障、支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电价支持等政策全力支持试验区建设。“十四五”时期,国家和四川省将持续支持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为凉山州战略性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机制改革、技术升级等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二、清洁能源与战略资源优势突出

凉山州工业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尤其是风光水资源与矿产资源优势突出,为凉山州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其中,风光水资源方面,凉山州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骨干电源点,水电可开发总量达7004万千瓦,占全国的15%、全省的57%,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规划建设的14座100万千瓦以上电站中,凉山占10座、总装机5700多万千瓦;按十四五光伏、风电规划,凉山州光伏规划装机1619万千瓦,风电规划装机772.6万千瓦。风电、光伏项目建成和待开发的储备项目规模居四川省前列,且风能、太阳能时间分布与水电资源的枯期恰好互补,有利于实现“风光水电互补”一体化发展。矿产资源方面,已探明矿种84种,其中铁矿储量47亿吨,钒钛磁铁矿资源量42亿吨,钛(以二氧化钛计)4.1亿吨;稀土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探明稀土资源量442万吨;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铜保有储量为38.53万吨,占四川总量的70%,铅锌矿保有储量为381.84万吨,占四川总量的60%,磷矿储量10.3亿吨;非金属资源独具特色,拥有南红玛瑙、莹石、玄武岩、石墨矿等资源。

图1-1 凉山州矿产资源分布图

三、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

“十三五”时期,凉山州基础设施瓶颈取得历史性突破。交通设施方面,西昌青山机场与国内27个大中城市通航;成昆铁路扩能工程顺利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展开,“十四五”期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95公里,成昆铁路复线全线贯通,实现西昌3小时到达成都、昆明。公路网总里程超过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35公里,覆盖12县(市),建成和在建里程超过1500公里,全州所有县(市)有建成或在建高速公路。普通国道三级及以上占比达9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标准比例、乡镇通三级公路比重、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重均达50%,65%的3A级及以上景区实现三级以上公路连通。航空方面。基本形成“一主多辅”的民用机场发展格局,盐源通用机场实现开工建设,会东、甘洛支线机场力争开工建设。水运方面。规划等级航道里程达到900公里,规划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500公里。同时,建成大中型水利工程11处,工程性缺水得到缓解;以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核心的电力外送大通道加快形成,工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夯实。

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化发展态势逐步显现

凉山州积极整合产业资源培育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成为钒钛、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全州已建产业园区12个,其中省级开发区4个。截至“十三五”末,入驻园区企业数量为299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48户,占全州规上工业企业数的50%;入园规上工业总产值590亿元,占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7%。凉山州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推动生态功能区园区整改,发展鼓励类产业,改造限制类产业,淘汰落后类产业。围绕脱贫攻坚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积极培育凉山农特产品加工园区体系,打造攀西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表1-1 凉山州省级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第二节 “十三五”回顾

“十三五”时期,凉山州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产业强州、开放兴州、生态立州”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为主线,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工业逐步由粗放转向集约、由传统转向先进,全州工业经济在低位增长中保持向好发展态势,为“十四五”时期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绿色转型渐成气候,特色优势支撑有力

凉山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绿色工业,限制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工业。“十三五”期间由于统计口径调整,工业总量出现下滑,全部工业增加值由472.04亿元轻微下降至465.59亿元;“十三五”后半期实现止滑回升,保持低位增长,呈稳定恢复态势。通过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凸显,清洁能源、战略资源、食品医药三大优势产业占比由2015年的75%上升至2019年的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技改投资、单位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凉山州工业增加值在四川省排名较稳定,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发展取得成效。

表1-2 “十三五”期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对比表

二、传统与新兴产业并举,结构升级成效显著

凉山州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形成以资源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清洁能源、战略资源、装备制造、食品药品和信息化等重点产业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全州工业产品结构逐步升级,中高端产品比重不断提高,低附加值、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产品生产大幅减少。清洁能源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十三五”期间,风电发电量由9.34亿千瓦时增长至66.5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由0.86亿千瓦时增长至7.2亿千瓦时,凉山州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矿冶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左右,产品结构实现调整,生铁、钢材等产业链中后端产品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稀土产业由单一的矿产品采选,延伸至冶炼、分离和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全产业链。农产品加工由粗加工走向精深加工,形成了好医生、豪吉鸡精、南丝路茧丝等一批“凉山造”特色品牌,有效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表1-3 “十三五”期间全州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对比表

三、龙头企业带动力强,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凉山州工业企业总体实力稳步增强,“十三五”期间,虽企业数量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343家下降至297家,但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亏损额等指标均显著下降。2020年,全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7家;现已集聚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雅砻江水电凉山有限公司、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西昌久鑫钒钛有限公司、四川豪吉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大企业。

表1-4“十三五”期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对比

四、科技创新实现突破,工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凉山州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资源综合利用和科技创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3.3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综合指数达51.36。“十三五”期间,关掉“散乱污”企业150家,淘汰钢铁、铁合金等落后产能78万吨,成功创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主体,建立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15个、科技企业孵化平台7个,钒钛、稀土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攀钢集团西昌钢钒公司“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钒钛磁铁尾矿再利用”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ktV2O5钒渣钙化焙烧—硫酸浸出生产线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2050热连轧装备功能提升及关键工艺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等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凉山州积极推动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凉山州大数据产业园区,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计划,上云企业达1880家,正着力构建云产业生态体系。

第三节 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凉山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工业规模总量偏低、产业链条短、创新驱动不强、基础设施差等现实问题,成为“十四五”时期凉山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

一是工业发展规模能级偏低。“十三五”期间,受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等因素影响,全州工业持续低位徘徊运行,工业增加值较“十二五”末期总量下滑,且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呈下滑态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5年35.9%下滑至26.9%。

图1-2 2015-2020年凉山州工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二是产业低端供给问题严重。资源型工业以矿石原材料或初加工产品销售为主,存在产品链短、深加工占比小、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未能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绿色食品工业企业“小、少、散、弱”,精深加工产品不仅比重低,而且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差距也很大,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传统资源型工业路径依赖发展思维导致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困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缓慢,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亟需破解“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生态脆弱—发展滞后—人才短缺—产业低端”等恶性循环及资源诅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