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议:石楼:家门口就业圈 让群众赚钱养家两不误

来源:黄河新闻网 | 2023-04-28 09:51:25 |

就业帮扶车间里,务工人员正在赶制一批新的订单,朗朗的谈笑声与哒哒的踏板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建设“五新石楼”的欢快乐章”。

近年来,石楼县不断延伸拓展就业创业新平台、新岗位,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车间、设岗位、保就业、稳增收,全县新认定的16家就业车间,覆盖种殖业、加工业、制造业、汽修、快递物流、物业环保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就业车间在特色产业发展与脱贫群众增收之间的纽带作用,带动有就业意愿却无法外出的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特别在解决易地搬迁安置点闲散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业增收难题上发挥奇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就业渠道再扩宽

“大棚里种植香菇、车间里踩踏缝纫机、农产品深加工、快递物流延伸到村到户、造林合作社栽植苗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 只要你愿意干,家门口就有钱赚!” 家住石楼小镇的易地搬迁移民户郭三汝笑眯眯地说,“不同类别的帮扶车间给了俺们老百姓更多的选择。”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怎样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帮扶车间既是促进脱贫人口就业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脱贫群众工资收入的重要手段。石楼县严格落实外出务工输送一批、就地就近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援助一批、以工代赈安置一批、自主创业扶持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的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车间高质量发展,确保脱贫人口就业数量稳步提升,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

“石楼县通过吕梁山护工等模式向外输出了一部分劳动人才,但还有一部分群体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怎样让其稳定就业,这是我们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石楼县民生保障服务中心负责人高艳坦言,“经过长期调研摸排,发现石楼县有不少在外创业成功的人士,于是确定了回引优秀在外创业者及挖掘本土人才的思路和方案,早早锁定了就业帮扶车间的创建主体。”

石楼高中“封闭式”办学顺利改造完成后,在青岛以厨工起家的石楼县小蒜镇韩家山村成功人士贺长福创办的石楼县福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带动石楼中学餐厅就业88人;2021年石楼小伙儿刘艳红果断拿出来50万元投资了一个来料加工车间,带动就业80余人;2022年度他又投资40万元在石楼小镇打造扶贫就业车间,解决异地移民搬迁后续就业问题,带动就业60余人;醉美人有限公司法人贺清平投资300万元创办了服装加工厂,业务高峰期最多吸纳本地劳动力90多人就业;义牒镇曹家河村的刘燕红创立石楼县鸿雁情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山里的二妹子”食品加工商标,仅蔬菜加工一项就带动35户群众稳定增收……

“房租、人工、水费、电费……”老家都比大城市便宜许多,唯一增加的是物流成本,何乐而不为?”谈及为何返乡创业刘艳红如是说。

足不出户找工作

“在网上投了简历,没过几天就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进行了岗前培训,让人欣喜的是工作地点距离自家住址仅有5公里。”务工人员曹彦梅说。

当前正值“金三银四”招聘关键期,不少帮扶车间将招工搬到直播间,瞄准直播招聘赛道,通过线上投送简历,达成就业协议。

王麒翔是一名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上午,他整理好着装后,通过扫描招聘二维码进入帮扶就业直播间,进行视频初试环节。“线上面试一来可以节约时间,二来可以对企业进行初步了解,查看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最后再进行现场复试环节。”

石楼县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调动企业用人积极性,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和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县零工市场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积极征集帮扶车间用工岗位需求信息,按照分类进行整理,作为石楼县零工市场及日常开展用工对接、现场招聘活动的宣传资料,同时也作为人社部门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的主要依据。

政策护航有保障

石楼县出台《石楼县就业帮扶车间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车间规范化管理,坚持“成熟一个,认定一个;停工一个,取消一个”的管理办法,严格审查帮扶车间资料、严格履行名单公示、认定挂牌等程序。通过就业帮扶车间政策宣传和规范认定,涌现出多家信誉良好,深受脱贫群众好评的就业帮扶车间。

石楼小镇皮具箱包就业帮扶车间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该车间整合乡村振兴、人社等部门务工就业优惠政策,采用“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模式,将进场务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技能提升,为脱贫劳动力持续性就业,提供有力保障。“在这儿干活轻松不累,每月增收1000元到3000元不等,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务工人员郝三汝说。

就业车间实施细则明文规定,将务工工资性收入直接打入脱贫户个人银行账户,作为年终收入测算和脱贫户稳定增收的重要依据。

赚钱顾家两不误

“车间虽然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自身的努力一样不可或缺,” 46岁的脱贫户郑燕燕告诉记者,“通过就业培训,我明白了在这个科技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的开发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时刻保有创新性才能长期的立足于岗位,不被时代所淘汰。”

守着家、带着娃、挣着钱。务工人员自主掌控的灵活就业方式,紧跟时代步伐。

“不是非得要有厂房才算车间,我们还探索出了其他几种车间模式。”石楼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苏小鹏说,比方说“居家式就业帮扶车间”,对于年龄大但仍有劳动能力,身体部分残疾但不影响从事某些特殊劳动,不能全勤上班但有灵活务工时间的三部分特殊就业群体,把就业车间建到了脱贫群众的家里,让脱贫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一大早,家住二十米街的陈月红将绣好的订单送到加工厂,又将新的材料抱回家中赶制新订单。窗明几净的单元楼中,一片片花瓣在她巧手间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朵“绽放”的桃花就被绣染而成。

在义牒镇曹家河村的石楼县鸿雁情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务工的监测户刘俊英告诉记者,家里孩子常年在外务工,老公也患有疾病,家里的经济重担都在她一个人身上,“在帮扶车间工作打理打理菜苗,心情很愉悦,每个月近2000多元工资,解决了家里的大难题。”

就业帮扶车间不但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群众如何融入城区生活的难题,同时还和入驻社区的志愿者协会紧密合作,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据了解,石楼县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共16个,实现就近就地就业68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40人,监测户10人,脱贫户月均工资收入达到1500—3000元。截至目前,就业车间符合稳岗补贴政策申领人员38人,兑现补贴资金45600元,完成了就业帮扶车间稳岗补贴应发尽发的目标任务。(石楼融媒记者 许文悦)

关键词: